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的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程的实习报告 篇1时间如流水,一年的见习期一晃即逝,在这过去的将近一年的见习期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深刻的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的真正含义,尤其是使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作如下总结:一、浐河立交箱涵工程去年11-12月份,领导派我到高陵项目部西安浐河立交工程处见习,此前,我对铁路工程可以说是了解甚微(自己所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了能尽快的适应工作,我业余时间积极自学铁路工程有关方面的知识,购买了相关方面的书籍,读不懂的地方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边学边干,将实践与所学相结合,尽快让自己适应的工作岗位。这是我人生中正式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工程,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条件,都刺痛着我的心,但领导与同事们热情的接待、帮助与关心,使我的心很快的平静了下来,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现将在浐河立交的工作分述如下:
(一)、工程测量在浐河立交,在领导的安排下,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测量当之无愧是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列,它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在项目副总工(瞿兆远)的耐心指导下,与其进行着前期未完成的测量工作,工作中,就测量的每一环节,不管是我知道的还是我不知道,他都会耐心的指导我。因在浐河立交是用全站仪放线,放线地点就在陇海线附近,过往车辆及其频繁,要求操作技术非常熟练,速度很快。自己再从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工作之余,我积极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权转移的使用方法,熟悉每一个按键的使用功能,练习自己的操作速度,很快就了解,掌握了全战役的操作方法。为了让工程不因为测量而耽误进程,只要需要测量的地方,不管是在烈日还是寒冷的天气下,我都会毅然的去完成。特别是在施工中,因不小心,桩位多次被破坏,这无疑给同一道工序带来了多次麻烦,这就是领导给我们倡导的在兢兢业业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工作管理。
(二)、箱涵预制箱涵预制在箱涵顶进施工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顶进工序的成功与否。在预制工作中,工作底板的坡度高低,是影响顶进过程中箱涵是否抬头的重要因素。底板坡度的设计,应根据基底地质条件、箱身孔径及埋设深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顶进当中谨慎从事,把箱身口前沿的土方每次都挖尽,并达到需要高程“抬头”的现象是可以消除的。同时,为了防止扎头,在预制箱身时也可在箱底前设计船头坡加固,以便顶进时高出箱底的土壤压入箱底,增加其承载力,防止扎头。后背虽是桥涵顶进时的临时设施,但必须确保安全。顶进前要承受背后填土的水平推力,顶进时,板桩式后背由桩后土的水平抗力承受全部千斤顶的顶力。正确的确定顶进时的顶力,关系着决定顶进设备和后背的规模合理安全可靠。因此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箱涵预制时不发生预制涵身方向偏差、符合设计高程、和顶进步骤扎头、抬头现象的避免,我与瞿总每天反复的复核箱涵标高,以及后背装的施工工作。
(三)、现场施工前述工作可以说都是为了指导现场施工,都是为该实质性工作作准备,到浐河立交后,当时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说实话,在这样的天气、在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场面进行测量工作,我还是第一次,毕竟有些不适应。我负责用全站仪放出箱涵顶板中线。当时,天气寒冷刺骨,又在线路附近,非常希望迅速结束测量,早点找一个避风的地方,但我在操作的时候还是非常沉稳,支镜、对中,后视、前视,一步一步来,确保得出每一个数据的误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真的,箱涵预制,说粗则粗,说细则细,粗的地方,它不等同于公路工程;细的地方,尤其是各技术参数的控制,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基坑开挖→工作底板的制作/后背桩的制作→箱涵底板预制→箱涵边墙、顶板的预制→线路加固→箱涵顶进等整个过程的控制就是如此。如:在箱涵地板的混凝土灌注时,振动棒的震捣一定要注意,避免破坏工作底板,在工作底板上震出一个个得混凝土铆钉,为后来的箱涵顶进造成影响。换句话说,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的过程,让我再一次的意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
(四)、内业在整个过程中,内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资料的整理,在质量上对工程可以说也有深远的影响,它是工程问题查询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工程交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浐河立交资料的整理,使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整个竣工图绘制的同时,让我拥有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有了用武之地。除现场外,可以说它也是一个全方位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一次对工艺流程深解的机会。除上述工作外,在浐河立交还协助瞿总(瞿兆远)编写过施工方案(曾对一些施工工艺提出过改进意见),填写过验工单,对一些需结算的分项工程作过预算以及独立处理过一些很重要的技术性工作等。总之,在此过程中,我学习了一遍理论知识,让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五)、团结协作一项工程,并非一个人能完成,它需要各部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不管是自己单位、监理单位、业主以及其他单位。但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必须与其处理好协作关系,尤其是工程的各关键环节,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这样做,让各部门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对工程的进展、对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数,不会因协调不当出现各种闪失,影响工程进度。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短短2个月的工作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团结协作对干好一项工程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它是顺利干好一项工程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成熟的“基点”。
(六)、安全在每个工地,尤其是在进入现场的门口,你都会看到醒目的 “安全第一”等字样的标语。干工程本就是一项风险性很大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作业的过程中要加倍小心,在作好各项安全工作的同时,力争每一秒,不能盲目的去抢一秒。否则,事故就在一秒间。在浐河立交,为了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在安检员的帮助下,我编写了整个
施工的安全规则,并协助安检员实施该规则。值得欣喜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无一安全事故,有这样的结果,也就意味着为项目部、为单位保住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只是“远行”中的一小步,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认认真真的做好安全工作”。总之,在浐河立交,它作为我从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站,让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它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作了一次充分的结合,使我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当然,在这期间,也曾有过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深信,这一程是我工作中通向成功的一个基点,将会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二、西延扩能北牛村2#、3#桥工程
为了能在实践中多 ……此处隐藏4705个字……)、隧道开挖施工
1、超前支护
为保证施工安全进洞,在进洞前施作小导管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设计间距35cm,单根长4.5米,每排39根,每排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
采用全站仪放样,确定导管钻孔位置。采用50m钻头钻孔,控制外插角度,钻孔深度为4.5m。成孔后利用高压风对孔洞进行清理,达到无松动石硝。报监理工程师对孔位、孔深、外插角进行检验,均满足设计要求,采取风钻顶入法打入导管,锚入长度均大于设计长度的96%。超前导管安装完毕后,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5cm厚早强砼,有效地对压浆面进行封闭减少将体外溢,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全过程旁站,并记录了每孔注浆工程量,并有效地控制了现场注浆压力,其压力在0.6-1.Mpa之间。通过实验对压浆体的配合比和初终凝时间进行了合理调整,实验结果:配合比为水泥(1):水玻璃(0.36):水(1):缓凝剂(0.007),浆体终凝时间为4小时左右。
2、开挖
注浆体达到初凝后开始掌子面人工钻孔,待达到终凝进行炮破开挖。为提高除渣的机械化作业程度隧道洞口8米范围内开挖采取了三部台阶法,首先利用全站仪对预开挖导坑的设计轮廓线进行三维坐标定位。设计循环进尺0.8。每个导
坑开挖分三次成型。采用光面爆破方式。由于围岩裂隙发达缝宽为0.5cm-5cm不等,层理面基本无倾角给打眼放炮带来了一定难度,裂隙使各炮孔贯通,小段数药孔起爆后容易将相邻大段数的炸药抛出炮孔,继而影响整个断面的爆破效果。在爆破失败后及时采取了防止措施,凡是发现有相互通气现象的炮孔时采取将炸药装入40mm薄壁管中,然后用黄泥将炮孔堵塞严实。通过实践该该方法明显提高了爆破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循环时间,使开挖后的断面能即时支护,采用挖掘机扒碴,配合装载机载碴,红岩车运至渣场。渣场位于隧道口冲沟上游一号渣场。
3、施工要点
(1)喷射前对开挖尺寸认真检查,清除松动危石,欠挖处理。
(2)受喷面有较集中渗水时,作好排水引流处理,无集中渗水时,根据岩面潮湿程度,适当调整水灰比。
(3)根据石质情况,喷射前用高压风或水清洗受喷面。
(4)埋设喷层厚度检查标志,并记录其外露长度,以控制喷层厚度。
(二)、隧道洞身衬砌
1、防水层施工
(1).施工准备
防水板铺设前利用隧道欠挖处理自制台车进行欠挖处理。防水板搭接宽度为10cm。采用爬行式热电焊机粘接。采用点粘结式厚1.2mm复合型防水板。防水层铺设前,检查了喷层表面,无锚杆头或钢筋头外露,对凹凸不平部位进行修凿、喷补,使砼表面平顺,并将喷层表面露水处进行引排。
防水层用垫圈和绳扣挂在固定点上,其固定点的间距,拱部应为0.5m-0.7m,侧墙为1.0~1.2m,在凹凸处适当增加了固定点。点间防水层无紧绷,保证了灌注混凝土时板面与混凝土能密贴。检查防水板无变色、波纹(厚薄不均)、斑点、刀痕、撕裂、小孔等缺陷,对存在质量疑虑的防水板,进行了张拉试验、防水试验和焊缝抗拉强度试验,确定可以使用。吊挂防水板的台车就位后用电焊或氧焊将支护外露的锚杆头、钢筋网头等铁件齐根切除,并抹砂浆掩盖,以防刺破防水板。对于喷锚支护面严重凹凸不平的部位进行了凿除和找平。
(2).防水板的铺设和锚固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采用固定垫圈配合水泥钉按照固定间距将防水板铺设于施工部位且固定牢固。固定防水板的钉孔纵向间距为0.5~0.8m,环向间距边墙处为0.5~0.8m,拱部为0.5~0.7m,底板部为1.0~1.5m,并按梅花型布置。 完成防水板的铺设固定工作后,将防水板由拱部向两侧采用热电焊机粘结的办法进行纵向搭接,焊缝宽度均不小于5cm。在焊接过程中控制好焊接温度,防止烧穿烧焦防水板,但要确保防水板接头无气泡、褶皱及空隙。(防水板施工工艺示意图如下页图1)
2、止水条或止水带施工
模筑砼衬砌时为防止施工缝渗水,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条,其施工工艺方法如下:
进行砼施工前,根据衬砌厚度和衬砌形式,自制拼装式挡头模板,每块模板宽度等于衬砌厚度,确保衬砌端头砼面平整光滑,砼拆模后,用水泥钉将止水条固定于衬砌端头砼表面。
(3)、衬砌
1.试验段衬砌:
配备2台JS750强制式搅拌机在洞口组成拌合站,砼配料采用自动计量系统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配料,集中拌合衬砌用砼。用砼输送车送砼到灌注点,砼输送泵连续浇筑。
试验段衬砌采用1台12m全液压式自行式衬砌台车。砼的搅拌在洞外设一拌合站,集中拌合,采用2台JS750强制式搅拌机,自动计量,砼的运输采用4台砼运输车运输,施工采用一台HB-608输送泵上料。施工衬砌时先施工盖板10cm以下部位边墙及铺底工作。然后用衬砌台车施工水沟底以上部位。衬砌前先用支距法检查衬砌断面尺寸,当符合衬砌厚度后再台车就位。台车调整水平和 ①砼供应量应满足输送泵连续工作要求;
②泵送砼前,先用水泥浆通过管道,同时泵送砼时,输送泵的受料斗保证有足够的砼,并不得吸入空气;
③输送工作要连续进行;
④浇筑砼工作结束时,将管内砼排空,并予以清洗。
施工中拱部及墙部施工缝均必须清洗干净,并进行凿毛处理。
2.衬砌施工注意事项:
浇筑砼前要检查断面尺寸,防水层、衬砌台车就位、安装橡胶止水带或止水条、安装挡头板、安装砼输送泵及管道,检查拌合站、砼运输车是否完好后才能浇筑砼。浇筑砼时,从两侧对称浇筑砼,连续浇筑。若浇筑砼因故中断,则在继续浇筑前先把已硬化的前层砼表面上的松软层凿除。二次衬砌内的预留、预埋管、孔槽的位置尺寸准确。
道路路基施工
一、挖方路基:
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宜采用综合开挖法施工。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全段面铺筑整平层碾压密实,严禁用土充填。
二、填方路基: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
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